中国军转民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主办单位: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

编辑出版:《中国军转民》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587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014/N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北京

邮发代号:80-450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复旦的种子,你们要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绽放出灿烂的花海

发布时间:2019/06/01 阅读数:539

5月14日至16日,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一行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考察慰问复旦大学研支团,在陕西省调研考察选调生工作与走访看望当地选调生校友,并先后与研支团成员及选调生们进行了亲切的座谈。党委副书记尹冬梅,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相关活动。

焦扬一行慰问研支团成员,参观复旦援建的图书室

焦扬一行走访慰问在陕选调生校友

他们是来自复旦的种子,跨越千山万水,将自己扎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青春,如何才能无悔?新时代,要如何撸起袖子加油干?他们是这样说的!

焦扬这样勉励他们

焦扬一行与研支团代表们

@研支团:你们,用奋斗谱写青春之歌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的支教队员始终坚持奋斗在艰苦的农村一线,谱写了无悔的青春之歌。”焦扬在讲话中指出,20年来,复旦研支团为西吉的基础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改变他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支教队员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改变了山区群众的教育理念,传播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先进科学的思想观念,努力用知识播撒希望的种子,激励大山里的孩子们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20年来,复旦研支团始终站在扶贫助教的最前线,队伍不断壮大,影响力也持续扩大,成为复旦大学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实践品牌和志愿服务名片之一。

焦扬说,研支团是新世纪新时期复旦大学涌现出的一个模范学生群体,在山区高举起“知识改变命运”的旗帜,在西部播种“励志成才”的希望,以爱书写“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信条,生动诠释了“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充分展现了当代复旦青年的精神风貌。她强调,西部支教20年,彰显了当代复旦青年爱国奉献、服务人民的人生底色,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优秀品格,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支教队员们坚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播撒爱与希望,坚持为改变西部现状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扎根基层、战胜困难、经受磨砺的过程中也收获了人生的阅历,锤炼了意志品质。只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干劲,只要有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决心,总有一天,希望的种子会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绽放出灿烂的花海。

“复旦研支团20年的奋斗,正是当代复旦青年发扬‘五四精神’的生动实践和写照,体现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也是复旦与西吉共同拥有的珍贵记忆。”焦扬指出,要把支教事业做得更好,引导广大复旦青年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她强调,二十年支教再出发,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更好服务中西部教育事业,将自己的所学所想运用到教学实践,真心面对学生,真情服务西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更大贡献;要坚持弘扬支教精神,激励更多青年投身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引导更多复旦青年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进基层,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奉献国家、服务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要坚持抓好队伍建设,打造新时代复旦青年的先锋群体,在新时代发出更响亮的青春强音。作为研支团的“娘家人”,学校一定会当好“大后方”,架好“连心桥”,加强支撑保障,为研支团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千方百计为支教队员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相信复旦研支团一定会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将这场传递爱与智慧的接力坚定地跑下去。

焦扬一行与选调生代表们

@选调生: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 勇当新时代的追梦者、圆梦人

“我们的广大选调生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也找到了一个报效国家、服务人民、成就人生的大舞台。”焦扬在讲话中指出,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复旦大学始终把为党政机关输送合格人才作为重要职责。近年来不断加大基层就业引导工作力度,着力完善培养教育、推荐激励、跟踪关注相衔接的基层就业引导工作机制,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选择做选调生,就是选择了一条追求崇高理想的道路,一条践行群众路线的道路,一条砥砺奋斗的道路,一条奋发有为的道路。”焦扬表示,作为组织上严格选拔、精准选调、精心培养的选调生,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努力做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的青年先锋群体。希望大家自觉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对干部队伍提出的要求,扎根基层锻炼,刻苦勤奋学习,锤炼过硬作风,提升能力素质。要传承复旦红色基因和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秉承大众情怀,常怀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要珍惜时代际遇,把人生志向转化为奋斗动力,在实践历练中经风雨见世面,在艰苦磨砺中练就过硬本领,在改革创新中勇于担当作为,在服务人民和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母校将始终关注着你们,做大家的坚强后盾,也希望各位有空常回母校看看。”焦扬衷心祝愿在陕西工作的选调生们牢记母校嘱托,践行复旦精神,以扎实奋斗服务三秦大地,勇当新时代的追梦者、圆梦人。

新老研支团成员这样谈支教

冯艾:最想说的是感谢

第2届研支团成员

此刻,我最想说的是感谢。

感谢母校给予我到西吉服务、锻炼的机会,母校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坚定的理想与信念,是学会尊重社会差异、关注社会进步,是要用所学知识推动群体乃至社会的进步,是复旦精神。

感谢西吉,感谢善良质朴却又无比坚韧的西北人,教会我们微笑着面对困难,学会坚强与勇敢、理解与尊重、融入与实干,学会感受幸福。正是西吉的一年让我读懂中国,进而深深影响了职业生涯中的每一次选择,无论是到祖国的西南还是遥远的非洲,包括在40岁时放弃稳定工作,离开工作生活了20多年的上海,进入一家成立才四年的互联网企业,从头开始。

2000年,我成为社政学院第一位来西吉的志愿者,选择支教在当时是少有人走的路,但在今天,服务西部、到基层就业已是很多人的选择。短短十几年间,“志愿者”这个词从无人知晓到成为“年度十大流行语”;志愿服务从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这就是社会的进步,我们不仅仅是社会进步的受益者、参与者,更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引领者!正是复旦精神的引领,让我们总是思考如何让人生过得更有意义,并且勇于为此不断挑战与突破自我。

感谢母校,感谢西吉,让我寻找初心,砥砺前行,也请正在西吉奋斗的师弟师妹珍惜在西吉的每一天,并向长期奋斗在西部教育一线的广大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杨陈浩彤:传承、成长、希望

第20届研支团队长

我叫杨陈浩彤,是复旦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队长,目前在王民中学支教,教授八年级的政治、地理和计算机课程,我想用三个关键词分享我的支教生活。

第一个关键词是传承。王民中学有一张桌子记录着第一届到第十九届研支团队员的签名,二十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复旦青年在这里传承者“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初来这里,当地人虽不知我们的姓名,却能一眼认出我们的身份,让我们倍感亲切,也时刻激励着我们不能辜负学长学姐的努力和研支团这个充满荣誉的名字。

写着19届支教队员名字的桌子

第二个关键词是成长。这里的学生在成长,在支教工作期间,我们组建学生会,广播站,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愿意表现自己才艺的同学越来越多;同学们的家长在改变,更多家长不断询问我们如何在家中配合我们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们的队员们也在不断成长,从最开始战战兢兢不知道自己怎么能讲满四十五分钟的课到后来在课上侃侃而谈,支教生活让我亲身经历和了解了边远的农村现状和最真实的西部,让我学会感恩,学会笑对生活的困难。

最后一个关键词是希望。银川、北京、上海已经不是孩子们唯一的向往,他们开始想得更高更远,我也切实感受到了“扶贫先扶志”的重要性,比起教会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获得向上奋斗的目标和动力。

阿卜:组建足球队,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

第20届研支团成员

我是来自于新疆的学生,15岁那年享受到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离开家乡来到上海求学,并于2012年考上复旦大学药学院。我是在西部土生土长的孩子,深深了解西部的贫困与落后,同时“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让我越发感受到肩上的责任和时代的使命,我希望能为西部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去年八月我怀揣着梦想和激情来到西吉县将台中学,开始支教生活。这里没有大上海的繁华,处处洋溢着朴实,虽然生活条件有一些艰苦,却感觉一切都很亲切。

我的任务是教七年级两个班的英语课和参与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此外还主动承担校园足球培训组建起了两支男生足球队和一支女生足球队。一天在办公室批作业,一个老师上完课走进办公室就开始说“XXX同学最近变化好大啊,完全是换了个人一样,上课好好听了,作业也按时完成了。”另一个老师接着说:“对对对,这位同学成了学校足球队队长以后,真的是换了个人一样。”作为学校足球队的发起人和教练,这个意外之喜让我们很受鼓舞,体会到任何孩子只要找到了合适的教育引导方法,都是可以产生变化的。

作为新时代中国的青年,我会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勇担时代重任,在自己的支教工作岗位上以热情和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基层地区早日脱离贫困做出自己的贡献。

陕西省选调生如是说

石自忠:胸怀感恩、心有百姓、三省吾身

2018届经济学系本科生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城关街道新庄村村主任助理

在富平工作半年多来,我的感悟和体会是:只有胸怀感恩,行动才会有不竭的动力,这鼓励了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只有心中有百姓,身上才能粘带农村的味道,你把心给他,他就能把心给你;只有三省吾身,成长才会暗潮涌动,农村是个“有大学问的地方”,必须不断学习、体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实际行动践行好一名复旦人的责任和担当,在富平这片热土上发扬“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把我们新庄村建设地更加富裕美丽,在三秦大地上奉献我的青春。

郝芸多:村民做一点实事,就是有意义的

2018届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硕士研究生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宫街道讲武殿南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我如今所在的任职村很多方面都尚待完善,我的日常工作也都是平凡、琐碎之事,但凡涉村民,事无大小,皆是责任。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牢牢铭记身为一名选调生的责任和使命,严于律己,认真踏实地完成好每一项工作,只要每次多为村民做哪怕一点点实事,就是有意义的。

短短数月,仅是我漫漫工作路途上的起点,亦是一个全新成长期的开始。我会放下一切杂念,认真扎实地做好工作,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多出一份力。

周峰:用知识服务更多的病人

2017 届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研究生

陕西省宝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挂职)

当医生,只能帮助一位位个体,要想帮助更多病人,需要建立更好的医疗保障体系,而要做到这点,就得离开国家医学中心,去乡村、去基层,那里才是基础医疗的“根子”。

很多人都问我,当离开复旦大学,离开华山医院,我的专业知识是否会浪费的时候,我想说科研不局限于医院和实验室,经过临床和学术科研训练的思维,在基层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只要努力奋斗,我相信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科研梦想也会更好的实现。

张晶:脚踏实地做好眼前工作,筑牢基础

2018届数学科学学院基础数学博士

陕西省财政厅国库处

“才”有很多种,作为一名职场新人,我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基层同志在十几年的工作经历中积累的经验远不能相提并论。面对新的身份的转变,我要加强学习,主动担当,扩宽视野,提升站位,廉洁自律,强化政治意识。只有脚踏实地做好眼前工作,筑牢基础,多请教、多沉淀、多思考,才能结合自身特点摸索出属于自己的工作之道。

我深知自己身上不止担负着个人价值的实现,更肩负着新时代复旦人的使命和责任,希望自己不负众望,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为母校争光添彩!

李露:旦复旦兮,自强不息

2018届外国哲学硕士研究生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东大街道郭北村书记助理

无论是填好每一张表还是盖好每一个章,心里有群众、办好群众的每一件事才是我们在基层的最大意义。给基层带去朝气和活力,为基层注入一团活水,我们凭什么?凭的不只是一腔热血,而是真本领,活的思想才能指导实践。

在上海生活学习了三年,更能体会到习总书记对陕西发展作出“追赶超越”新定位的含义,回到家乡服务陕西的初心始终给予我前行的力量,旦复旦兮,自强不息。我们将乘着母校和组织的顺风,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在各自的岗位上为陕西实现追赶超越奉献微薄力量。

金姗:扎根基层,筑梦三秦

2018届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病原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大雁塔街道观音庙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基层工作繁琐复杂,但基层无小事,事事关系群众利益,丝毫马虎不得。在平凡普通的工作中下功夫、花心思做到极致,真正做到文经我办无差错,事由我办请放心,细微之处见真章。“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我将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继续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服务,为群众带来真正的实惠。

撸起袖子就能真抓实干,俯下身子就得有所担当。扎根基层,筑梦三秦,不负组织的培养,不负母校的期待,在三秦大地这片沃土上,谱写属于我们2018届选调生的壮美华章!

李洁:我这颗复旦的种子,会守护这片黄土地

2018届文献信息中心古籍保护与修复专业硕士研究生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汉城街道张店村书记助理

基层锻炼就像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学前班”,重要的不是技能的培养,而是品格的养成。我每周在村5天,每天在村10小时,为独居的老人送过衣物食品,为邻里解决过纠纷矛盾。我们要学的是如何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最真实的需要与思维方式,养成忠诚、担当的品格,树立为民、实干的观念,这就是组织让我们去基层的重要意义。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我们将励志四方,用实干、求索、奋斗和奉献为祖国强盛、人民幸福贡献力量!我这颗复旦的种子,会扎根陕西,守护这片黄土地!

梁强:书生到村官,不忘选择初心

2018届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鹿苑街道田家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这半年来,我在学用互动中收获成长。初遇基层的我一头雾水,为了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提升服务本领,我以书本为师,丰富理论储备;以领导同事为师,积累干事经验;以群众为师,汲取生活智慧。我希望未来多参加一些培训班、座谈会,开阔视阈更新知识结构。

这些转变的原初动力来自于母校的教育,是复旦指引我将个人的成长置于国家和社会的坐标系中,是复旦人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激励我前行,在工作中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辜负母校的培养。

像种子一样

将自己扎在西部的土地上

同人民一道拼搏

与祖国同向同行

青春无悔

无悔青春

加油,复旦青年!

----------------------

来源: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团委

组稿:党委宣传部

文字:吕京笏 祁金 等

摄 影:孙毓斐 等

编 辑:汪祯仪


文稿来源:中国军转民杂志社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