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转民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主办单位: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

编辑出版:《中国军转民》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587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014/N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北京

邮发代号:80-450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南京82名中学生朗诵和平宣言

发布时间:2019/12/14 阅读数:46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南京12月13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超 李润文 实习生 刘奕枫)“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今天上午,来自南京市第一中学的82名高中学生,身穿白色礼服,佩戴黑色胸花,在国家公祭仪式上朗诵《和平宣言》。

据了解,这所学校的学生代表,从2014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起,已连续六年在国家公祭仪式上朗诵《和平宣言》。

“站在公祭仪式现场,仿佛回到1937年,想到同胞被侵华日军屠杀感到十分悲愤,朗诵时情绪自内而外就上来了,到最后已是泪流满面。”四位领诵之一、高二(11)班学生崔自鑫,他今年17岁,生日就是12月13日。3岁开始,他就随父亲从山东老家来到南京。

这是崔自鑫第二次参加公祭仪式朗诵。今年作为领诵的崔自鑫感觉责任重大,从10月开始,他和同伴们就开始每天训练两小时,“和大家一起了解这段历史,争取通过朗诵把心中的情感迸发出来”。

据了解,领诵之一、高三(5)班女生陆尧,已是连续三年参加朗诵,第二次担任领诵。虽然现在高三学习任务重,但她接到任务后没有丝毫犹豫。

每天大课间,她都会和另外三位领诵一起训练,最后准备阶段,她每天都会和所有成员一起排练。尽管排练会占用时间,但她会在课外多花时间在学习上。

该校高一(2)班女生林舒菡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外婆跟我说过,她的妈妈当时为了躲避日军的屠杀搜城,和家人一起逃到山洞里面,并用石头、泥土堵住洞口。但日军还是不放弃,在洞口拿着刺刀往里面刺,幸运的是,刺刀伸到我太婆鼻子跟前的时候,日军把刺刀收了回去。”林舒菡说,“而我外公的爸爸,也就是我的外曾祖父,则在安全区里被日本士兵抓到了集中屠杀地杀害。”

“这是外公的一道伤疤,从不愿在她面前提起。”林舒菡说,她家人非常支持她参加诵读,最近她与外婆和妈妈也聊了好多。在诵读时,想到长辈的经历,她也有了更多真情实感。

据南京一中党委书记张苏皖介绍,今年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2周年,按惯例,今年公祭仪式现场有82名青少年代表朗诵《和平宣言》。学校共有88名学生参与训练,为防止演练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学校特别安排6名学生作为替补参与训练。朗诵团的学生经过前期毛遂自荐和学校面试,其中一半学生参加了去年的国家公祭仪式,另一半是高一新生。

张苏皖说,从参加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朗诵后,学校就组织成立了和平朗诵社团,以高二学生为主体,高一学生辅助,用“老带新”的方式把大家凝聚起来。经过5年的现场朗诵实践,学校逐渐摸索出一套经验,每年都会邀请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专家与学生们座谈交流,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南京大屠杀历史相关纪录片,让大家学习了解这段历史。

张苏皖介绍,为了保证现场效果最好,6名备选成员从一开始的训练一直到排练再到公祭仪式现场,一旦有成员出现身体状况问题,他们要随时顶上。冬天寒冷,学生们衣衫单薄,学校专门为每位学生准备了“暖宝宝”,一大早喝姜汤和羊肉汤。“好的保障,让学生每一年都有最好的状态。”


文稿来源:中国军转民杂志社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