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转民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主办单位: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

编辑出版:《中国军转民》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587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014/N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北京

邮发代号:80-450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浅谈“国进民退”现象

发布时间:2019-05-06 阅读数:631

  作者:祝虎

  摘 要:当前关于“国进民退”的讨论,已经超越其字面含义而深入到制度和体制层面,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的“国进民退”讨论,不应局限于表象的观察,还应看到事物的本质,从党中央关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以及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变动趋势去辨证看待,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并能为可期的未来作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国进民退”;市场经济;经济体制;宏观调控;改革

  一、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进行,国有经济发展迅速,而民营经济发展势头放缓,社会上掀起了“国进民退”的议论热潮。新一轮“国有化”浪潮可以追溯到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国有企业在其冲击之下大量出现亏损、倒闭和职工下岗的情况,随后,中央提出了国企三年改革脱困的计划,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抓大放小”,国有经济收缩到垄断行业和更具优势的竞争领域,此时有关国有企业的改革已初现倪端,只是国有经济当时所占比重还比较高,全社会未予以足够的关注和研究;2004年“郎顾之争”给社会当头一棒,人们才开始认真反思国企改革;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政府迅速推出了4万亿元的政府投资计划和宽松的信贷政策来拉动内需,以大型央企为主的国有企业成为主要的受益者,有关山西煤企重组、山钢收购日钢、中粮入股蒙牛国企兼并、整合的个案常见诸报端。一时间商界、学界甚至是政治界掀起了有关“国进民退”话题的广泛热议;而政府陆续颁布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除了可被视为普适性的贷款优惠、税收减免等产业扶植政策外,支持国企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的政策导向相当明显,“国进民退”似乎已成不可避免之势。

  二、当前“国进民退”现象的概述

  最近新一轮“国有化”浪潮可以追溯到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国有企业在其冲击之下大量出现亏损、倒闭和职工下岗的情况,随后,中央提出了国企三年改革脱困的计划,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抓大放小”,国有经济收缩到垄断行业和更具优势的竞争领域,此时有关国有企业的改革已初现倪端,只是国有经济当时所占比重还比较高,全社会未予以足够的关注和研究;2004年“郎顾之争”给社会当头一棒,人们才开始认真反思国企改革;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政府迅速推出了4万亿元的政府投资计划和宽松的信贷政策来拉动内需,以大型央企为主的国有企业成为主要的受益者,有关山西煤企重组、山钢收购日钢、中粮入股蒙牛国企兼并、整合的个案常见诸报端。一时间商界、学界甚至是政治界掀起了有关“国进民退”话题的广泛热议;而政府陆续颁布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除了可被视为普适性的贷款优惠、税收减免等产业扶植政策外,支持国企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的政策导向相当明显,“国进民退”似乎已成不可避免之势。

  三、历史“国进民退”现象的概述

  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当前国情是密切相关的。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1978-1989年,随着所有制理论禁区被逐渐打破,私营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在1989-1991年的宏观调控中,民营经济发展曾一度陷入了停滞。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使民营经济发展再次得到鼓励,1992-2004年期间,民营企业并购了一批处于破产边缘的国有企业,成为国有企业的“救赎者”。此后便是我们所看到的民营经济发展不断放缓,国有企业则是高歌猛进,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更是将这趋势开放的历史中,其并非刻意照此发展,而是国情使然。此轮“国进民退”浪潮,不是一个突兀孤立的现象,而是应国情逐渐发展形成的。

  四、“国进民退”现象辨伪

  “国进民退”是一种经济现象,主要表现为国有经济在某一或某些产业领域市场份额的扩大,以及民营企业在该领域市场份额的缩小甚至退出。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把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或者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理解为“国进民退”。是否存在“国进民退”成为各界争论的重点。目前比较接受的观点是整体上不存在“国进民退”,而部分行业或地区存在“国进民退”的。胡鞍钢就从企业数量、就业人数、企业产值、企业利润、税收及公共财政资源的贡献等方面科学论证,得出整体上不存在所谓的“国进民退”的结论。尽管宏观数据指标表明我国总体上不存在“国进民退”趋势,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国进民退”的案例。国务院官员就曾就此解析“国进民退”的个案,并指出垄断延伸,涉嫌不公平市场竞争、依靠资金优势进入,“子孙公司”突破主业范围、借助行政许可扩张,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借助产业整治的兼并,获取较多市场份额、借财政或国家资源投入带来长期风险是造成“国进民退”个案的五大原因。国家关于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的基本思路是“有进有退”,我们应该结合其背景和方式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得出客观结论。

  五、“国进民退”现象的本质

  尽管“国进民退”只是对既有现象的抽象概括名词,其用词是否妥当值得商榷,甚至有学者直接表示这是一个伪命题,但是能在社会上引起如此的反响,必有其深层的意义。说到底,“国进民退”描述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进一步剖析“国进民退”争论,更深层的本质是在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掩盖下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与“自由竞争型市场经济”的争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一方面是坚持和落实自由经济的构建,一方面是受制于社会和政治力量降市场化的发展,中国走在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型市场经济”道路的十字路口。市场经济的效率提高了社会的经济绩效,但会不可避免的给现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体制带来挑战。围绕着中国有关改革的争论“能不能改革”“要不要深化改革”“改革为了谁”,经济体制的选择也一直慢慢探索。改革的方向已经确定,但它的兑现仍需要延后,因为现实的境况远比想象中的复杂。在民营经济已经得到发展、“国退民进”已有时日的背景下,国有经济的大规模进逼势必酿成“国进民退”的争论,而我们更应该思索的是“国进民退”争论背后对改革的反思。

  六、“国进民退”现象争论的核心

  “国进民退”争论的核心是政府主导的国有经济,一直以来使政企分开问题都是改革的难题。其实政企分开在改革之初就已经提出来了,但至今仍没有达到设想目标,政企关系实际上一直处于矛盾状态:一方面,出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考虑,政府依然以各种理由、各种身份(改制以前以行政长官的身份,改制以后则以国有股权代表的身份)对企业实施行政干预,结果政企不分现象仍十分普遍;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权代表,受信息、利益、人力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并没有很好地履行所有者职责,相当一部分国有资产处于失控状态,“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大量国有资产流失。国有经济在政府的庇护下发展着,首先政府的规划中,国企得天独厚的进驻垄断行业,形成天然行业壁垒,国企垄断、排斥竞争现象普遍。其次,政府的项目支持以及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使得国企发展竞争力强,政府的制度歧视不容忽视。再者,政府的支持往往意味着银行更愿意贷款给国企,毕竟风险相较于没有后盾的民企小得多。最后,部分国企经营惨淡,政府也会想办法为其收场。政府在国有经济的发展中既有推手作用,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国有经济养尊处优,民营经济艰苦奋斗,强烈的对比及之间的落差助长了“国进民退”的争议。

  七、结论

  新一轮的“国进民退”浪潮不是一个突发的事件,而是由来已久并为各种因素综合影响所产生的现象,是中国在坚持自己的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制度下深化改革过程中所带来的不可规避的影响,可以预测的是这将不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国家的宏观调控会将逐渐的调整,防止“国进民退”的进一步扩大化,真正做到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这两条腿和谐有序健康协调的迈步走,中国的经济才能健康发展,也是中国在深化改革中需要直面的问题。而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无疑是重中之重。基于“中国特色”明显且比较普遍的政企不分,处理起来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应该一步一步慢慢来。

  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了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今年两会时公布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根据方案,我国将不再保留铁道部,把铁道部拟订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铁道部从此一分为三,正式踏上政企分开的道路。

  关乎民生大计的铁道部为政企分开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拉开了序幕,至此,政企分开这个从改革开放初就被提出来的课题总算见了端倪。而此后,有关政企分开后,政府如何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快速、健康地增长,企业摆脱一些不必要的束缚后,又如何在市场经济中,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又将成为新的难题。“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唯有不断求索!

  参考文献:

  [1]卫兴华,张福军.“国进民退”之辨[J].高校理论战线,2010.04.

  [2]葛兆强.“国进民退’的本质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构建[J].中州学刊,2010年第1期(总第175期)

  [3]胡鞍钢.“国进民退”现象的证伪[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01

  [4]马骏.“国进民退”五大案例背后[J].中国经济周刊,2010.03

  [5]郭忠华.前进还是后退——从“国进民退”争论透视中国改革[J].探索与争鸣,2011.04


文稿来源:中国军转民杂志社编辑部